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技术应用>资讯内容

国外某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发布日期:2016-02-14 来源: 中国破碎机网 查看次数: 355 作者:[db:作者]

核心提示: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B10B00)资助钼是一种重要的具有高熔点的稀有金属1-3,因其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光源、航空航天、原子能、化工、玻璃、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B10B00)资助钼是一种重要的具有高熔点的稀有金属1-3,因其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光源、航空航天、原子能、化工、玻璃、冶金、机械、汽车制造等领域,并逐渐成为发展现代高科技不可缺少的材料之。

  我国钼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钼金属储量84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钼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钼总产量的24%~25%6-9.我国钼资源具有大中型钼矿床多,分布相对集中,贫矿多富矿少,伴生有益组分多的特点°-12.且钼矿石中钼含量0.20%以上即为富矿13.因此,高效回收低品位的钼矿石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物质组成研究基础上,对原矿样进行了详细的选矿条件试验,确定了*佳的选矿工艺流程。

  1矿石性质1.1原矿化学组成矿样经化学多元素分析表明,目的矿物钼的含量为0.172%,表1为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1.2原矿矿物组成原矿石是长英质岩石中含钼的硫化矿矿石,质地致密、坚硬。矿石中的有益金属矿物是辉钼矿,另有较多黄铁矿及少量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毒砂等其他金属硫化物,此外,还有少量磁铁矿、赤铁矿等金属氧化物;脉石矿物主要是钾长石、石英、绿泥石、角闪石,另有少量云母、白云母、高岭石、粘土矿物。矿石中的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见表2.表1原矿化学分析结果表2原矿矿物组成1.3主要金属矿物的嵌布特征辉钼矿的整体粒度较粗,主要呈不规则片状叠加的集合体形式和呈粒度不等、粗细不一的板状、条状、针状自形晶形式存在,充填在脉石矿物的孔隙中或是与黄铁矿共生;黄铁矿与其他矿物嵌布在脉石矿物中;局部矿块中,少量铅、锌、铜硫化物构成集合体形式充填在粗粒黄铁矿颗粒。

  2选矿试验研究矿石中的钼主要存在于硫化矿辉钼矿中,根据辉钼矿天然可浮性好的特点,采用单一浮选工艺回收目的矿物辉钼矿,通过中矿再选丢掉部分尾矿,避免矿泥返回影响钼精矿的质量,同时工艺流程经济实用,易于操作管理,药剂制度简单又符合环保要求。

  2.1粗选条件试验研究2.1.1磨矿细度试验研究粗选磨矿细度试验固定捕收剂为煤油,用量为60gn―1,起泡剂为2油,用量为60 gt1,同时加入石灰作为调整剂,用量为1000gn―1,试验结果如。

  表明,在相同的药剂制度下,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粗精矿的回收率逐渐增大,当磨矿细度-0.074mm占65%时,回收率达到*大值,后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回收率则逐渐下降,而粗精矿品位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综合考虑浮选指标,选择磨矿细度为-0.074 2.1.2pH值条件试验研究固定磨矿细度-0.074 mm占65%,捕收剂煤油用量为60g.t-1,起泡剂2油用量为60gn-1,调整剂氧化钙分别为0(pH=7.5-8.0),1000g-t-1(pH=11-12),考察不同石灰用量(pH值)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

  表明,矿浆pH值对粗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有一定的影响,粗选pH值以8.5-9.0为佳,即石灰用量为1000 gt-1.这是由于加入石灰方面可以增加泡沫的粘度,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泡沫层,可以促使部分辉钼矿与脉石连生体的上浮,另一方面,适量石灰可以抑制矿浆中的黄铁矿等其他硫化物。但加入过量石灰(pH值超过10),不仅粗精矿品位升高不明显,而且由于泡沫粘度过大将可能导致粗精矿精选时不易于进一步提高钼精矿品位。因此,粗选pH值不宜太高,石灰用量为1000g-t1时浮选效果*好。

  2.1.3捕收剂、起泡剂条件试验研究辉钼矿是一种天然可浮性较好的非极性矿物,常用的捕收剂为非极性烃类油:煤油、柴油等14,但用量过多均能引起泡沫粘度增大,影响精矿质量,因此,合适的药剂种类及药剂用量是精矿质量的保证。

  本试验就煤油和2油、柴油和2油组合药剂的用量进行研究。固定磨矿细度-0.074 mm占65%,矿浆pH值为8.5 ~9.0,捕收剂煤油和起泡剂2油组合用药分别为(55:20)(60:60)g.t-1,试验结果如(a)。捕收剂煤油和起泡剂2油组合用药分别为(55:30)g.t-1,(55:50)g.t-1,(a)表明,初始阶段随着煤油和2油用量的增加,钼的回收率有所上升,但超过煤油55gn-1+2油30gn-1后,回收率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因此适宜的用量为煤油55(a),(b)表明,当柴油用量和煤油用量相同的时候,二者的钼粗精矿品位相当,而采用柴油所得到的钼粗精矿回收率低约2. 5%.在保证柴油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2油用量,浮选指标基本不变。继续增加柴油的用量,钼粗精矿的回收率上升,而其品位也随之下降。当柴油用量达到80gn-1时,在粗选回收率与煤油用量55gn-1基本相当的情况下,钼粗精品位由4. 28%下降至3.77%.可见,煤油的选择性和捕收能力均好于柴油。从试验现象来看,添加柴油泡沫矿化程度明显不如煤油,这可能与柴油在矿浆中不易弥散有关,因此*终选择用煤油作捕收剂。

  2.2精选条件试验研究2.2.1粗精矿再磨细度试验研究粗精矿再磨的目的是为了使粗精矿中的目的矿物充分解离,避免伴生矿物对精矿质量的影响E5-17.粗精矿经筛分分析表明,小于0. 048mm的粗精矿占58%,固定粗选条件,精I作业添加100gn-1的CaO,保证精选矿浆的pH值,将粗精再磨后进行3次精选试验,试验流程如,试验结果如。

  结果表明,粗精矿再磨比不磨效果要好,适当的磨矿细度比过磨的效果要好。适当的磨矿细度可在确保回收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钼精矿品位。

  因此选择粗精矿再磨细度-0.048 mm占70%.2.2.2精I作业水玻璃用量试验研究精I作业添加石灰主要使保证矿浆pH值为8.5~9.0,从而抑制黄铁矿的上浮,而添加水玻璃是为了抑制其他脉石矿物的上浮,影响*终精矿的质量,固定粗选条件,粗精矿磨矿细度,石灰用量分别为100gn-1,水玻璃的用量分别为0,100,200gn-1,试验结果如。

  表明,抑制剂水玻璃对钼精矿的选别指标有一定影响,当水玻璃用量为100 gn-1时,钼精矿的浮选指标*好,后再继续增加水玻璃的用量钼精矿的选别指标反而有所下降,因为水玻璃在分散表3中矿再选试验结果矿泥、抑制硅酸盐矿物的同时也使泡沫层变薄,使部分辉钼矿与脉石的连生体受到抑制而导致尾矿品位上升,因此确定精I作业水玻璃用量为100g.r1. 2.2.3粗精矿再磨后精选次数试验研究精选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钼精矿的质量,因此合适的精选次数不仅能*大限度的保证精矿的品位,同时也能保证钼精矿金属回收率。固定粗选条件,进行了4次精选试验,试验结果如。

  表明,随着精选作业次数的增加,精矿品位逐渐增加,但增速逐渐下降,富集比也越来越小,回收率随着精选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综合考虑精矿质量及选矿成本,粗精矿再磨精选次数以3次为宜。

  2.3中矿再选试验研究从粗选、精选条件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粗精矿进行两次精选后的中矿钼品位仅为。

  12%左右,为了探索中矿再选后是否能丢弃部分尾矿,将粗精矿进行两次精选后的中矿和粗选尾矿扫选一次得到的中矿合并后进行再选。中矿再选作业矿浆pH值已达到8.5~9.0,因此,中矿再选作业不再添加CaO,为了避免硅酸盐类矿物、矿泥随泡沫上浮,进入中矿I中,影响中矿钼的选别指标,因此添加水玻璃1 g-t―1.试验流程如,结果见表3.表3结果表明,将粗精矿第次精选的中矿与扫选泡沫合并再选一次后槽内产品含钼还有0.039%,60但其中的金属占有率仅为0.84%,而这部分中矿的产率达到了3.69%,占粗精矿产率的3/4以上,几乎全是泥和脉石。如果将这部分物料继续在流程内循环,不仅难以回收其中的钼,而且还会恶化精选作业,从而影响精矿品位。

  2.4全流程闭路试验研究在粗选及精选条件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磨矿细度及药剂制度,原矿磨至-0.074 mm占65%,粗选pH值在8.5 ~9.0,采用煤油、2油作捕收剂、起泡剂,经一粗一扫获得粗精及浮钼大尾矿,粗精矿添加适量水玻璃和石灰精选两次,其精选后的中矿与扫选泡沫合并再精选一次获得可丢弃的小尾矿,粗精矿两次精选后的泡沫经再磨后精选3次,即可获得*终合格的钼精矿。

  全流程闭路试验结果见表4,精矿产品多元素分表4全流程闭路试验结果表5精矿产品多元素分析3结论原矿石中的有益金属矿物是辉钼矿,辉钼矿的整体粒度较粗,其存在形态主要有以下两种:呈不规则片状叠加的集合体形式存在;呈粒度不等、粗细不的板状、条状、针状自形晶形式存在。

  在物质组成研究基础上,对原矿样进行了详细的选矿条件试验,确定了*佳的选矿工艺流程:原矿磨至-0 ~9.0,采用煤油、2油分别作捕收剂、起泡剂,经粗扫获得粗精及浮钼大尾矿,粗精添加适量水玻璃和石灰精选两次,其精选后的中矿与扫选泡沫合并再精选次获得可丢弃的小尾矿,粗精两次精选后的泡沫经再磨后精选5次,即可获得*终合格的钼精矿,闭路流程试验结果为:钼精矿品位48.36%,钼回收率为92.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马上注册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