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品质,缔造黎明不朽基业
近日四川省政府对外发布了《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据其显示,“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总投资预计将达到8453亿元。黎明重工将为四川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设备支持。“黎明重工”作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知名品牌,隶属于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标性建筑――黎明重工总部的研发大楼巍然耸立,令人过目难忘。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黎明重工科技已经走过了风雨25年。如果说一个企业平稳运行10年还有一些运气成分在的话,那么一个企业运行近30年仍然保持高速发展的姿态绝非偶然。如何在机械制造行业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黎明重工也许给出了答案。
赢在起步,初具规模
80年代国内破碎粉磨设备生产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型机械的生产主要依靠进口或引进国外技术合作开发,设备产能与当时国家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步伐、提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严重脱节。黎明重工的创始人杨松科正是看到了国内大型机械供求的巨大缺口,坚信矿山机械广阔的发展潜力,从国家研究单位聘来了高级工程师,通过借鉴、合作方式引进大量德国、美国、日本的先进技术,一方面生产适合国内市场的机械设备,另一方面加紧投入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同时,杨松科也没有忘记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定下了“虔诚、精细、严密、和谐”的黎明精神,倡导诚信经营,打造品牌形象的企业发展道路。1991年黎明重工立下誓言:“专注破碎制粉类机械设备的制造,用专业成就品质”。得益于当时国内大型机械的供不应求的良好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加上公司产品的质量保证,在成立之初短短几年,公司就从租赁厂房默默无闻的小企业,一步步开始发展壮大,到1995年,集团已经拥有20亩生产基地。
市场拓荒,首次“触电”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各种规模不同实力不等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又加上国外企业看到了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也来分一杯羹,黎明重工的产品种类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市场拓展却越来越困难。集团一度外派技术和业务人员积极参加展会进行宣传,传统的报刊杂志电视广告投入也越来越多,但效果并不理想,投入和收益并不成正比。黎明重工一度陷入了开拓市场的瓶颈,面临着各大小企业及外企的巨大挑战。2000年对于黎明重工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集团领导层经过市场调查与分析,独具慧眼,锁定了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商务模式,着手开发网络市场。这一年,集团成立了自己的网站,成立了电子商务部门,为今后的发展铺设了网络贸易的道路,同时也积极与郑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2002年至2004年,集团电子商务不断完善,国内国际市场全面开展,业务遍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平台也从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销售业绩突飞猛进。黎明重工这一仗又打赢了,公司不仅摆脱了拓展市场的困难,走出国门开辟了海外市场,并且在网络贸易还不同于今天这样普遍的时候,黎明重工占领了电子商务的高地,抢夺了先机。可以说,黎明重工今天的成就有一部分得益于电子商务的开发,而对于电子商务,黎明重工也是一个敢于冒险的拓荒者。
科研创新,声名鹊起
秉承着简简单单专注于机器的想法,不惜时间和金钱追求品质,为客户谋求更多的利益。黎明重工因为优秀的企业管理和卓越的产品品质赢得了市场份额,更赢得了客户的口碑,下辖多家全资子公司也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迅速发展。然而创业难,守业更难。一个企业的起步阶段往往是*具活力的阶段,不管面对多大的挑战都能够迎难而上,甚至越挫越勇。在取得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企业往往因为坐享其成而停滞不前,失去了创业时拼搏的精神。然而当今的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你不前进,你前进的速度不够快,都会被市场抛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机械设备企业起步阶段发展迅速,经过七年到十年的发展却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黎明重工正是因为有这样长远的目光,怀抱着成为中国*大的矿山机械设备制造商和出口商的目标,在发展中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强度,并且为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顺应技术发展的趋势,“高位嫁接”国际**技术和工艺,走国际化技术研发的道路。2002年公司成立了集团研发中心,构建起自主研发体系,专注于机械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和工艺的成套装备研究,为支撑公司产品的改进与升级提供基础技术研究成果。发展至今,研发中心现有工程师100多人,荣获十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二十余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研发新品的能力和速度都处于行业的**地位。科研支持产业,产业反哺科研,2007年集团公司实现年销售额3.5亿元,2008年实现销售额近6亿元,2010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枯燥单一的数字记录了黎明重工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却无法完全体现黎明重工在这20年来的追梦历程。如今,黎明重工产品销往120个国家和地区,已然成为国内机械制造业当之无愧的领航者。“追求卓越,铸造黎明品牌,振兴名族企业”,二十年后,誓言在黎明人上下求索,不断拼搏中结出硕果,这是对黎明重工20年追梦的*好的肯定。
应时而动,加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制沙的需求量持续的增长,带动了机制沙生产线设备的迅速发展。凭着长期的生产经验及不断的推陈出新,其生产研制现在已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国内机制沙生产线市场在2011年会有怎样的发展?能否打破现有局面进入新时代的发展高潮?针对这些问题,黎明重工的技术部进行了讨论研究。
黎明重工打造了特色的产品结构体系,以自身的产品为优势。以破碎机械设备为核心,同时囊括了机制沙生产线的相关设备,打造了成套的机制沙生产线系列产品。该系列生产线的生产设备以未来机械的*新产品为基础精心打造而成、该制砂生产线设备可生产出各种规格的石料、人工砂,成功解决了混凝土中多种规格优质骨料的供应问题,为高速公路、港口建设、水电大坝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混凝土砂石骨料。
机制沙生产线的基本生产流程为物料通过给料机对颚式破碎机进行持续供料,由颚式破碎机完成粗破的物料经输送机送至反击式破碎机进行进一步的精细碎。经过反击式破碎机细碎的物料可输送至筛分设备进行分类筛分,然后根据对粒度品级等需求的不同分类输送至成品区。经过筛分粒度不满足需求的,可经由输送机送至破碎机进行再次破碎,如此就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生产线。通过合理利用机制砂中的石粉、调整混凝土的砂率,可以配置出和易性很好的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规程的配比设计方法完全适用于人工砂。正确使用人工砂的混凝土密实度大、抗渗、抗浆性能好,其它物理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均能达到设计使用要求。目前,黎明重工的此生产线已经成为目前国内**生产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性能制砂设备。 此外黎明重工还提供了多种机制沙生产线配置方案,为生产线使用者在选购时提供参考,使行业能够进行*有效的生产线设备配置。
文化反哺,永葆年轻
黎明重工在国内已经是多年打造出来的“老品牌”,但如果把企业比做人,25岁黎明重工正处在“二十弱冠,三十而立”的中间阶段,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是依托着如同年轻人一样的活力。黎明重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创始人杨松科曾提出了“让企业100岁依然年轻”的口号,每年都会招聘应届大学生加入公司,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在公司浓厚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下,新员工在老员工的带领下迅速成长,认同“虔诚、精细、严密、和谐”的企业价值观;同时老员工在新员工的影响下也具备了年轻的心态,这种“文化反哺”的良性互动正是黎明重工永葆年轻活力的策略之一。同时,企业不断依据市场需求研发生产,不断顺应时代趋势更新管理理念,也是黎明重工永远充满活力的秘诀。年轻代表着生机勃勃,年轻更代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相信,黎明重工以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精神,肩负打造民族品牌的责任,不断推动中国矿山机械设备行业的发展进步,定能再创下一个十年的辉煌!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